“中国黄鳝之都”,今天的张沟超给力!
如果能给食材颁奖
黄鳝应该拥有一票
做法花样,无限美味
重要的是
黄鳝超营养又好吃呐
仙桃黄鳝在张沟
“善为人先,鳝开新局”
今天的张沟超热闹
仙桃市“100+N”协同创新体系建设推进会
暨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果
对接重点项目推介会
在张沟镇先锋村举行
活动现场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
桂建芳以视频连线方式
为仙桃黄鳝产业发展支招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
余明阳作了题为
“后疫情时代的市场趋势与企业对策”的
专题报告
并助力仙桃黄鳝品牌战略策划
全体与会代表参观了
先锋村鳝文化馆、稻鳝共育基地等
当日下午
为了促进黄鳝全产业链技术提升
仙桃市宣布成立黄鳝产业技术研究院
并为胡炜、李忠、魏志宇、
南永平、刘国庆等专家
颁发技术指导聘书
与此同时
仙桃市政府与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张沟及当地黄鳝产业链企业
与长江水产研究所、武汉轻工大学
及仙桃农业银行等
高校、金融机构签订合作协议
来自忠鳝繁育合作社的李忠博士后、
湖北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博士魏志宇、
武汉轻工大学教授廖鄂等
在现场发布了黄鳝全人工工厂化繁育技术、
稻鳝共育、黄鳝即食休闲制品加工技术等
重点科研技术成果
此次活动由省科技厅指导
市政府主办,张沟镇政府、仙桃市科局、
仙桃市农业农村局联合承办
旨在促进我市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
擦亮“中国黄鳝之都”金字招牌
张沟养殖黄鳝的魅力在哪里
跟着仙报君往下看
“今天交易4万多斤,最高卖到33元,看行情后期还要涨!”11月4日上午,张沟先锋黄鳝贸易大市场内,商贩们将刚收购的黄鳝分拣、打包,发往上海、昆山、常州等华东市场。 市场边的一栋楼里,一张看不到的销售网伸向远方。 “冷鲜调理鳝鱼丝一上线就卖出了63件!”张沟“黄鳝小镇”电商平台试运行第5天,入驻商户允泰坊天天都能“收账”。
△先锋村黄鳝基地
从卖活鱼到卖鳝丝
从“市场游”到“网上跑”
先锋村
很快熟悉了这样的“新”“旧”转换
20多年前
他们就在稻田搞出“新名堂”
△肖脑村“稻鳝共育”基地
从探索网箱养鳝到“中国黄鳝之都”
一轮轮养殖技术与模式的创新
催生这个“黄金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分拣黄鳝,运往全国各地
眼下,一场加快推进
黄鳝产业科技创新、
培育推广“张沟黄鳝”品牌、
擦亮“中国黄鳝之都”金字招牌的创新
又在这里打响了“发令枪”
小村行情影响大上海
1
滑动查看更多▼
过了10月,先锋村每天都“醒得很早”。正是黄鳝上市季节,谁也不想错过这个“黄金季”。
11月4日,凌晨4时不到,养殖户们已经起床了。池塘边,鳝农们披星戴月,头顶灯具,身着下水衣,腰身以下没在水中,将黄鳝从网箱中提捞上岸。
起网、装箱、上车……忙碌近3个小时,他们要将刚刚捕获的黄鳝运到先锋黄鳝贸易市场出售。纵横交错的乡村公路上,不时有鳝农骑着三轮车穿梭而过,一束束灯光照亮空旷的秋野。
走进先锋黄鳝贸易市场,鳝农们将“挤满”黄鳝的塑料盒一字排开,有人路过就揭开盖子,“炫示”一番。商贩们则满市场“转”,人手一个手电筒,这家看,那家瞧,看品相、比质量,如果满意,就开始“讨价还价”。市场两端,各自摆着4台磅,过磅、报数、开票,一笔交易几分钟就完成了。
这样的景象,在先锋村已不陌生。上世纪90年代,先锋村的养殖户就采用稻田埋网法养殖黄鳝,后演变成网箱吊养法。一时间“人人养鳝,户户赚钱”蔚然成风,先锋村成了全国“网箱养鳝第一村”,又催生出张沟养鳝“第一镇”。 全镇拥有5万亩网箱养鳝面积,100万口网箱养殖规模,年产值30亿元,形成了集鳝鱼繁育养殖、饲料加工、销售运输于一体的产业链。“张沟黄鳝”也获得湖北省二十强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称号。
2003年到2014年是黄鳝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先锋村党支部书记朱传宝介绍,年成好的时候,一口网箱可纯赚1000元,村里的很多大户养殖规模都是300口以上。
为进一步做强产业,村里兴建贸易市场,规范交易,打响品牌。入冬后交易进入高峰期,每天会有40多个商贩进村收购,销售量日均10多万斤。先锋黄鳝贸易市场成为全国最大的黄鳝交易平台,辐射华中、华东、华南等地,年交易额近4亿元,把张沟的养殖与省内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村集体每年收入300多万元。
“那些年,先锋在黄鳝市场有议价权,我们这里几天不出货,上海市民餐桌上的黄鳝就涨价。”来自京山的黄鳝经销商桂爱春在这里收购黄鳝已经13年了,每年黄鳝上市季节,他就与妻子租住在市场内,买张沟、卖全国。
△先锋黄鳝贸易市场
“黄金产业”的多维创新
1
滑动查看更多▼
将稻田、水沟里的黄鳝挖起来,放在自家池里、田里喂养,来年卖个好价钱——这是黄鳝人工养殖的最“原始”模式。
上世纪90年代末,在时任村支书陈江启的带领下,先锋村率先试行稻田有土埋网养鳝,两年试验效果不佳,很多养殖户都打了“退堂鼓”。
2000年,村里在“稻田埋网”养鳝模式的基础上探索出“网箱养鳝”模式,这一模式更易训食、防病和捕捞,更“傻瓜化”,产量与效益更有保障,很快推广开来。
人工养殖的兴起,养殖户们的苗种来源,却依赖于野生苗种。随着周边县市以及湖南、安徽等地的养殖面积扩大,野生鳝苗缺口进一步扩大,价格也“水涨船高”。每年集中购苗的时候,商贩就“坐地起价”,且有些苗种外地运来,应激反应强,开口率低。野生苗种少、价格波动大、成活率不稳定,抬高了成本。
2009年,镇里的养殖户们探索出“两年段养鳝”模式,采取当年进苗、来年秋季出售,避开当年苗种短缺、成鱼出售高峰期,降低风险,提高了效益。
“6月份集中投苗,如果天气忽冷忽热,死亡率最高达到90%以上。”为降低成本,乡亲们摸索出温室流水囤苗技术。错峰进苗,将幼苗寄养在“温室”内,待鳝苗“身强体壮”后,再选择好天气投放,大大提高了存活率。
为了解决苗种短缺这一“卡脖子”问题,一些合作社相继探索发展各类育苗技术,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有的黄鳝繁育技术以有土仿生态繁育模式和温室流水培苗为主,产量有限,幼苗存活率不很理想。
“繁育关突破不了,产业的喉咙永远被掐着,很难畅快呼吸。”2017年,养殖大户、陈江启的儿子陈振华与长江水产研究所李忠博士“联姻”,成立忠善黄鳝苗种繁育专业合作社。接过父亲的“接力棒”,他开始探索人工繁育技术。
“‘父母亲’都是本地土生土长,后代应该不会水土不服。”他们选择本地品种“大黄斑”作为培育亲本,这样孵化出来的鳝苗“生在仙桃,长在仙桃”,更适应本地的水质、气候等,成活率更高。
去年6月,黄鳝全人工规模化繁育成功,并成功示范应用,还通过了中科院专家组验收。“成活率不低于80%,我们场可达到90%以上!”底气十足的陈振华,开始将鳝苗推向市场。
△养鳝肥田,种稻吸肥
科技赋能开新局
滑动查看更多▼
“不温不火,原地踏步。”谈及黄鳝产业发展现状,张沟镇党委书记毛中阳坦言,产业前景“有危机、有机遇”。
向外看,省外江西、安徽、湖南、四川等地养殖规模逐步扩大,省内孝感、洪湖、监利也大有“后来居上”的势头,张沟黄鳝在市场的份额逐年下降。
向内看,养殖苗种依然大量依赖野生,严重制约了养殖效益与发展规模,黄鳝深加工提了很多年,却“只打雷没下雨”。张沟黄鳝虽然体量大、品质好,但一直没有叫得响的品牌。
“全镇70%的人围绕这一产业吃饭,如何让富民产业走得更稳更远,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毛中阳说,虽然有不少困难,但养殖技术成熟、产业规模集聚的优势依然明显。这也是张沟的“优势牌”。
“核心在创新引领,关键在品牌培育。”从黄鳝产业发展的历程看,不管是养殖技术的变革,还是销售模式的多样,每次化解危机的背后,总有一只创新的大手在推动。
市委九届七次全会提出,要建立健全品牌培育发展体制机制,建立完善农产品品牌培育、发展、保护工作体系和政策机制。
“这是产业做大做强面临的难题,也是必须回答的‘考题’。”如何破题?张沟拿出全人工规模化繁育、立体化养殖、产品包装、品牌效应、电商销售等全方位提升计划。
锚定科技引领,张沟与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水生所、华中农业大学等深度合作,在黄鳝全人工工厂化繁育技术、稻鳝共育、黄鳝即食休闲制品加工技术、黄鳝速冻及全黄鳝粉加工技术等方面借力借智。
目前,湖北中量硒多多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与湖北水产科学研究所魏志宇博士合作,在肖脑村开展稻鳝共育探索。120亩生态水稻,每斤卖价超过20元,谷子还长在田间,早被预订一空。顾大嫂公司与允泰坊公司合作,进行速食鳝鱼粉开发。
“先提高品质,再打响品牌。”在品牌培育方面,张沟准备两手发力。一方面探索建立养殖全过程标准,选用本地“大黄斑”品种培育幼苗,采取“合作社+农户”模式,实现供苗、饲料、养殖、出售的全过程管理,建立可追溯系统,提高张沟黄鳝的品质。
另一方面,依托上海交通大学团队力量,开展品牌建设战略研究,开发张沟“黄鳝小镇”电商平台,在营销中培育品牌、树立品牌、打响品牌。
“网箱养鳝我们是第一镇,产业升级,张沟也要当先锋。”毛中阳说,本次黄鳝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成果对接活动,必将推动一批新技术新成果新项目在张沟“落地生根”,有力带动黄鳝产业裂变发展、提档升级,进一步打响“中国黄鳝之都”品牌。
活动现场回顾
可扫描下方二维码哦
张沟,给力!
快来给家乡点赞呀
文、图/全媒记者 尹立群 胡纯波
图、视频/全媒记者 易赶帮、邓一凡、刘贤双、晴霄
邓娟、李辉、胡圣、周彬、张钰、陈亚东、
蔡玲、胡平、谢伯康 通讯员 王克荣
编辑/罗婉婷 责编/邓一凡 终审/易赶帮
如有转载,请署作者名及出处
官宣!张沟有大事发生,明天直播见!
扫码关注我们
-传播仙桃好声音-